原创中国多维贫困的测度与分解人民资
ShenYangyang(沈扬扬)1SabinaAlkire2andZhanPeng(詹鹏)3
1SchoolofEconomicsandResourceManagement,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China
2OxfordPovertyandHumanDevelopmentInitiative,UniversityofOxford,Oxford,UK
3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Nanjing,China
内容提要:文基于中国家庭调查数据(CFPS),依据全球MPI标准,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程度并不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多维贫困有着显著的影响;贫困人群普遍在健康、教育等方面遭受了剥夺,但细化到各群组,指标贡献度各有差异;经济贫困与多维贫困的交叠程度呈跨期递减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以发展为中心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构成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在年前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实现减贫目标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多维贫困经济贫困分解分析减贫政策
一、引言
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及至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仍有约2.5亿农村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贫困状况显著改善,按照绝对贫困线计算,到年贫困人口累计减少了2.2亿;按世界银行1.25美元/天的标准,多达4.39亿人口在-年间摆脱了贫困;在新贫困标准下,十八大以来年均减贫人数超过万。有鉴于此,大量研究探讨了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毫无疑问,高速经济增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需指出的是,不应将中国贫困的减少简单地视为经济增长的一种连带效果。经验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会带来福利水平提高(Bourguignon等,;Ahluwalia,)。作为对比,巴西、墨西哥等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城市化和二元转换的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期间人民贫困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贫民窟在城市周围疯狂地蔓延开来。本文认为,探讨中国减贫的成就,必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