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中的诡与诈战场如戏,全靠

-文-

创合汇新商学院长

谷来丰

6月,我终于如愿,与几十位兵法的爱好者一起,站在马陵道上。

马陵之战的位置,在今天山东最南端的郯城县的马陵山。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一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战争。战争的结局不但让当时的参战国实力发生巨大变化,也开启了一个伐交时代,对于中华文化来说,马陵之战成了大量中国成语和典故的生产车间。

1

所有人联合所有人

所有人打击所有人

中国的战国时代,那是一个所有人联合所有人,所有人打击所有人,讲规则道理,但越来越靠拳头说话的年代。

战国是从公元前年开始的,至少司马光是这么认为。那一年,春秋时期的强国晋被三个诸侯瓜分的事实得到了悲催周天子的认可,魏、赵、韩三国粉墨登场。司马光把这件事写进《资治通鉴》的第一章。大约过去了四五十年,魏国的“改革开放”让人口、GDP和军事实力大增,势力膨胀。魏国忌惮两个主要对手,一个是位于东部海边的生意人齐国,还有一个是西边的野蛮人秦国。魏国上边和下边是他曾经的兄弟赵国和韩国,当然再往下还有一个大楚国。

三家分晋的时候,魏、赵、韩曾经是兄弟,唇亡齿寒的典故诉说着三家的友谊。但是魏国不断做大,变成大魏国以后,情况发生变化。赵和韩感受到大魏国的威胁,担心自己被吞并,总要拉上外人和大魏国过不去。魏国看着这两个昔日马仔,今天的叛徒,心理也不爽。所以时不时吓一吓,时不时揍一顿。马陵之战发生的10年前,大魏国出兵邯郸,把赵国狠狠揍一顿。赵国求救齐国,齐国参与纷争,把两个史诗般的人物推上舞台,他们就是孙膑和庞涓。

2

这是一个“烂学长”

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都是鬼谷子学院里的优等生。庞涓毕业早,利用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在魏国发展很好,做了将军,孙膑毕业以后去投靠庞涓学长。现代社会里小师弟投靠学长,希望在学长的庇护下获得发展,而学长通常也愿意尽同门之谊,帮助学弟发展,同时也发展校友势力,形成清华系、交大系,这是人之常情。

庞涓偏偏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烂学长。为了不让孙膑发展起来超过自己,他使用计谋陷害孙膑,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把孙膑变成终身残疾,因为残疾人按照规定就不能做将军了。即使这样,他还不让孙膑离开,而是扣留孙膑帮助自己写论文。庞涓这样一种混账的性格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无间道》里不是说过吗:“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孙膑虽然缺少社会经验,可是他毕竟是绝顶聪明之人,他发挥自己戏精的潜质,开始装疯,装得极像,骗过了庞涓,然后找个机会逃到了齐国。

3

不仅会赌马

还会做军师

孙膑到了齐国,做了齐国二号人物田忌的门客,帮助田忌赌马大赢,这就是田忌赛马的典故。后来田忌发现孙膑除了擅长赌马,在军事上还是一个旷世奇才。

公元前年,赵国向齐国频递秋波,后来竟然在魏国的眼皮底下与齐国会盟,这引起了魏国的极大反感。赵国还变本加厉,攻击魏国的另外一个马仔——卫国。这次军事行动使得魏国再不能容忍,于是出兵攻打赵国,直取赵国的都城邯郸,此次军事行动魏国的统帅就是庞涓。

史书记载当时的魏国军队特别强悍,赵国当然打不过强大的魏国,危难之际向齐国求救。虽然齐国内部有不同意见,但是最终决定出兵,因为齐国不能容忍魏国打败赵国以后,继续做大。公元前年,齐国看准魏国和赵国在战争中彼此削弱,赵国就要不行了的时候,举兵救赵。

作为齐国大将军田忌的军师,孙膑分析局势后认为,魏国虽然劳师袭远,但是魏国的军事实力毕竟非常强悍,尤其是单兵作战能力超强,如果直接去邯郸救赵国,齐国没有绝对胜利的把握,不如趁着魏国主力伐赵,首都空虚,直接攻击魏国的首都大梁(今开封)。当魏国的首都受到威胁,庞涓必定会回来保护首都。

庞涓是否会不顾首都安危,继续搞定赵国,然后再腾出手来回师迎击齐军呢?不会!因为保卫首都大梁是庞涓的政治任务,军事要服务于政治。这在《孙子兵法》中叫做“攻其所必救”。庞涓果然回来了,孙膑没有傻傻地继续攻击大梁,而是把主力撤出战场,在半路截击庞涓。庞涓回救心切,中了孙膑的道儿,在桂陵遭到突然伏击以后被齐军给抓住了。

齐国和魏国做过什么私下交易我们不得而知,反正庞涓最后被释放,回到魏国。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典故。如果庞涓原来对孙膑是羡慕嫉妒恨,现在只剩下恨,恨的牙根痒痒的,总想找机会一雪前耻。整个大魏国也痛恨齐国,总想找机会好好打一仗。

4

原来是秦国下的“蛆”

魏国毕竟是大国,很快从桂陵战败中恢复了过来,继续做强国梦。这时候,秦国的商鞅出了一个坏主意。秦国恨透了魏国,因为自己黄河以西的一大块肥沃土地被魏国给占了。商鞅心里也非常清楚,秦国自己是打不过魏国的,最好的办法是给魏国树立另外的敌人,而魏国最恨的是齐国,于是一个大忽悠计划启动了。

秦国派使臣去魏国,赞美魏国的强大和魏国君的德行,建议魏国君称王,并且说,如果魏国君称王,秦国不但不反对,而且还要参加庆祝会。这是个让人很舒服的建议,魏国君当然采纳,于是邀请周边几个国家在逢泽开庆祝会,自立为魏惠王。

图:齐威王与孙膑

这个立王的活动,马上有人反对,齐国反对也就算了,韩国不知死活地也站出来反对!魏国和韩国在地形上应该是互相看着不顺眼,韩国像一个葫芦,魏国像一条包围了葫芦的“Ω”。韩国难受的是魏国把自己三面包围,如果攻击自己可以从多个方向用兵。而魏国难受的是韩国在中央把东西国土隔开,自己东西不能照顾。现在机会来了,韩国给了魏国借口,魏国可以顺便解决一下国土难题,于是派兵攻打韩国新郑。韩国拼死抵抗,但是5次战斗下来全部失败,向齐国求救。

5

有一种东西叫战略

齐国最讨厌魏国做大,如果韩国被灭掉,魏国的国土整合,原来难受的国土形状全都解决,战略纵深增加,那样齐国真的要称魏国做大哥了。

公元前年,齐国出兵攻打魏国,仍然朝着大梁过去了。齐国的战略意图看上去很简单:魏国攻打韩国,双方在死拼,这个时候出兵,来一个“围魏救赵”的翻版,破坏魏国攻打韩国的计划。

而魏国对于齐国也是有战略的,而且比齐国的战略高明,名字叫“大胜并莒”战略。其意图是找机会把齐国军队引出来,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打败齐军,顺便把齐国南边吞并的宋国和莒国拿下,这样不但获得大量土地,增加了战略纵深,还能获得海盐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

盐的重要性不用多讲,主要获得方式是海盐和井盐。齐桓公的时候,齐国重视海盐资源,实行国家专营,目的不是在本国收一点税,而是把盐作为外贸物资。魏国获得盐要么从齐国进口,要么守住西边的盐井,而西边是野蛮人秦国,很难搞。如果能打下来莒国,可以直取东海之利,西边不守也没关系了。

马陵之战的基本情况是:齐国和魏国都是10万军队,齐国的统帅是大将田盼,魏国的统帅是16岁的太子申,属未成年人,实际控制军队的权力在庞涓手中。齐国军队从东北方向过来了,而这次的军事态势与上次打赵国不同的是,魏国出兵距离并不远,军师消耗也没有上次打赵国那样大。而齐国的“围魏救赵”2.0版军事行动,看上去有三个问题:第一,劳师袭远;第二,军事意图太过明显了,商业模式没有创新;第三,魏国认为齐人都是个体工商户组成的胆小鬼,上次侥幸取胜,真打硬仗是不行的。

图:魏惠王与太子申

6

马陵道上

孙膑被封为影帝

郯城马陵山,是平原向丘陵过渡的地形,外表看山势并不陡峭,其中一段山势稍高一点,一条山谷从中间穿过。这个地方不在齐魏的边界上,而是在齐国境内很深的地方,快到海边了。

齐国军队是如何从东北方向杀向大梁,又一步步地退到这个地方的呢?让我们追溯一下事情发展的经过。孙膑非常清楚齐国的实力和存在的三个问题。他深知如果不能使诈,齐军胜利没有任何把握。于是,他的整个出兵的活动就如同在演戏。

第一出戏是在攻击大梁的时候,他故意让文官带队攻城,结果被打得稀烂;当魏国太子申和庞涓的大军从新郑赶回来对抗齐军的时候,孙膑又命令齐军慌忙撤走,在边境上打了一仗以后,继续逃跑。这个逃跑演得很像,不但丢下很多辎重,而且做饭的灶台也每天减少,这就是著名的增兵减灶。孙子兵法上说:能而是指不能。但是这个戏真演起来,并不容易。没有人知道孙膑的部队在不断增兵,却减少灶台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吃饭的问题。我们相信破绽是一定有的。在到了马陵山以后,孙膑又安排一些人在山头摇旗放火,让人感觉是故意干扰迟滞进攻的魏国部队,好让自己继续逃跑。

很多人问,庞涓不是傻子,鬼谷子学院的毕业生,哪里有傻子?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为什么会上当?一方面是孙膑不断演戏,演得真,演得苦。另一方面,庞涓这种性格缺陷的人,在关键时刻,失去了理智:

第一,他太妒忌,太恨孙膑了,他要雪耻,眼前齐军一败再败,士兵大量逃亡,就是机会。

第二,如果这一仗胜利了,魏惠王的大胜并莒战略就会实现,庞涓就是第一功臣,这个结果太诱人了。

第三,魏军的实力在那里摆着,魏军骨子里看不起胆小鬼齐国军队。

第四,孙膑演的东西,都是庞涓想看的,而庞涓入戏太深,眼睛里只有这段戏。

7

我们走进古战场

我们研修营的大巴车从平原开上了丘陵,缓缓开进山里,这就是马陵山。这段路正是当年庞涓发现齐军“溃退”,而分兵追击的路线。本来魏国有十万精兵,如果走大路,慢慢追齐军,齐军胜算不多。但是那种马上就能追上了,追上就能一次性解决问题的痒痒的感觉,让庞涓不顾地形变化,不顾分兵的忌讳,不顾天色已晚,勇敢地追了上去。

我们研修营的大巴在山脚下停了下来,队员们徒步沿着庞涓当年追赶孙膑的路线,山谷中的小道一步步走了进去。开始时的路还是比较宽的,路边暴露出的石崖,是规规整整的方块玄武岩,这是火山喷发后结晶充分形成的岩石晶体。后来路越走越窄,两边的山崖也越来越高,上坡上植被茂密。大概走到山路的中段,有一处比较开阔的地方,老师介绍说走到这里,庞涓带领的部队只有上千人,这是分兵的结果。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术,都是迫使敌人分兵,惠灵顿将军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是这样,休斯顿的民兵在圣哈辛托打败墨西哥独裁者桑塔安纳的大军也是这样。

分兵的后果非常严重,地形上的不利变成现实,庞涓的回路被堵死了。庞涓终于发现势头不对,如同一句网络用语:“来的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庞涓继续往前攻击。转过一个山头,突然发现眼前没有路了。

根据史书记载,孙膑在两侧山崖埋伏了上万名弓箭手,估计整个战斗的时间并不长,万箭齐发,逃无可逃,避无可避,庞涓的士兵很快变成了刺猬,庞涓被箭射中,负重伤,眼见着没有任何希望,索性自尽了。

如果孙膑是这场马陵大戏的影帝,庞涓就是配角加上观众。他入戏太深,越看越喜欢(孙膑就是选庞涓喜欢的演),最后庞涓用人头兑换了一张门票。

图: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庞涓

失去了庞涓的魏国军队,靠一个16岁的富二代太子申,什么都干不了,齐军包围过来,魏军大败,太子申被活捉。

孙膑在和庞涓的博弈中,最后胜出,但是他绝对笑不出来。庞涓其人,是孙膑一切痛苦的源头,他曾经是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但就是这个人,让孙膑终身残废,受尽凌辱,活得不像个人。即使杀掉了庞涓,孙膑的膝盖骨也不可能修复,他还要在轮椅上度过一生。有仇恨支撑的时候,生活有多苦,都能支撑,如今那个仇恨的变量消失了,而展现在孙膑面前的仍然是凄苦的轮椅上的生活。马陵之战以后,孙膑就淡出了历史学家的视线,不知其所终。

我和同学们站在这个古战场的一处悬崖边,感慨万千。我们仿佛看到了箭簇像蝗虫一样漫天地飞,山上杀声震天,谷内鬼哭狼嚎。我们更能看到战场背后的“兵者,诡道也”的故事梗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8

谁笑到了最后

马陵一战,魏国输了,齐国没赢,秦国笑到最后。

魏国损兵折将,元气大伤,魏惠王立马认怂,祝贺齐威王做大哥。齐威王心里高兴,诸侯这一辈子不就是成就霸业吗?现在霸业成了。按照战国那个时候秦楚的做法,魏国失败必须“割地赔款”,但是齐威王的思想还在春秋大梦,还活在上一个时代,他什么都没要,还在装。

秦国可不吃这一套,他要的是实惠!乘着魏国失败再不能用兵,一举抢走河西之地,看品牌不如图实惠。

秦国在挑拨离间上边尝到了甜头,就开始大力发展这种能力。秦国想方设法笼络怀揣诡诈的外交人才。十几年后,一个叫张仪的特大忽悠出现了,与血腥战争相伴的「合纵连横」的战国伐交时代走入鼎盛时期。

9

兵者、商者,结束语

兵者、商者,有着共同的特点,二者都是对抗性的,二者都需要领导人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决断。因此,兵战对于商战,原理可以相通,经验可以借鉴,算法可以迁移。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使用暴力手段让敌对方屈服于自己的意志。”这种暴力手段会使组织达到资源调动的极限,参与作战的人员智力、体力和意志达到顶点。企业决策人对于兵战的研究,事实上是把商业战略与战术的条件假设成苛刻状态,这对于提升思考能力很有帮助。

企业决策人学习兵战方法,不是做一次军迷将军梦,而是借助于兵战之法,提升商战之法,进而提升领导力心法,获得通用智慧。学习兵战之法,可以在教室里,更应该到实地考察,因为到古战场上学习,尽管物是人非,但是对人的冲击力超过教室中很多倍。我们搞不清这是一种什么原理,或者什么感应,但是它却真实存在。

最后,引用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结尾——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

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