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愈温暖你,治愈我文旅中国
艺术不仅让人们获得审美体验,还记录和表达着情感,当我们陷入无法言说的情绪困境时,用艺术创作与自己对话就变成一件非常温暖的事。虽然距离新冠疫情暴发已经一年有余,但“新发”“封城”“隔离”等字眼仍让人印象深刻……疫情所造成的后续的应激反应,以及社会秩序、家庭关系等的改变,使人们对心理建设方面的诉求变得更为普遍、更为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处理情绪困扰、抚慰创伤体验、康复心理方面有着独特而显著优势的艺术治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促进精神健康、疏解大众心理压力?艺术的创造性和精神性将如何进入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发挥抚慰人心的作用?公共艺术空间又该如何发挥疗愈功能,建构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撑体系呢?
艺术的优势:
言语之外的真实与力量
艺术是人类与生俱来、天然有效的表达方式。早在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通过艺术表达心境,比如在岩洞中绘制壁画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再比如承传千年的剪纸艺术也是维系生存信仰的一种方式,那些色彩绚丽的窗花,承载着吉祥与希望,更给人们的内心注入了快乐与慰藉。
艺术史上,不乏借助艺术创作的方式化解逆境与苦难的故事。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一生都在身体的伤痛中度过。她把一生中所经历的诸多难关,以及对情感、生命、自然宇宙的思考都融入在她的画作中,不仅彰显出她独特的女性之美,而且从中获得生命的秩序与自我疗愈。对于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先驱爱德华·蒙克来说,画画是他排解内心绝望和内疚的唯一方式。患有精神病的父亲,相继离世的亲人,让蒙克一直都难以释怀。他最重要的作品《呐喊》便是其生命历程及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正视与面对,汲取对于生命的提示与意义,蒙克在绘画中建构起全新的生命。
相比其他心理治疗手段,艺术治疗究竟有哪些优势?我国绘画艺术治疗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心理学教授的孟沛欣认为,首先在于它的直达性、表达性和广谱性。用艺术的方式直接呈现个案成长资源,既是治疗,又是诊断,这一效果是言语疗法很难达到的。其次是可以绕过言语的评判系统,不在二元对立这样相对狭窄的价值观里论断,个案的创伤大多是因在是非论断中对不良自我意识发生认同。三是潜意识资讯会在无意中以艺术的形式表征出来,这能帮助治疗师展开更多深层次和针对性的治疗。四是艺术行为一定会有创作过程,而创作过程本身就是疗愈的,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空间被打开,自我觉察能力得到应用和体验。五是个体创作的艺术是独属于个人的,治疗师与个案通过绘画共同工作的时候,针对性和隐秘性很强,这就能够避免被训练过的价值观、道德准则的输入。
▲江苏省美术馆“心灵的交换——美术治疗成果作品展”现场。
近年来艺术疗愈专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