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巨变,你再看不懂就晚啦水木然
世界变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你永远无法知道,我们所掌握的东西到底是智慧,还只是过时的偏见。
一切都变得随机,不可预测
你所做的各种规划
一定会被各种偶然打乱
这才是必然!
——水木然
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下一代,到底该做哪些准备,才能面对各种前所未见的转变,应付种种极端的不确定性?
《今日简史》中指出,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变革,这些变革很有可能改变人生的基本架构,让“不连续性”成为最显著的特征,本文根据其思想整理而成。
1
年的教育,将会有哪些不同?
今天出生的婴儿,到年刚30出头。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婴儿可能到年还活着,甚至到22世纪还是个积极公民。
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年或者22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
不是灌输信息
而是教他判断信息
目前有太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灌输信息。这在过去说得通,因为过去信息量本来就不大,而且就连那一点信息,也不断受到各种审查制度的阻隔。
比如,如果你住在年墨西哥的某个偏僻小镇,就很难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毕竟,那时既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也没有报纸或公共图书馆。就算你识字,也能进入某家私人图书馆,书架上多半也只有小说和传道小册子,因为西班牙帝国严格审查当地印刷的所有文本,而且也只允许极少数通过审查的出版作品由外界输入。
如果你当时住在俄国、印度、土耳其的偏僻小镇,情况大致也是如此。现代学校出现,所有孩子都能学到读写技能,了解地理、历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实,这其实是个极大的进步。
但是,在21世纪,我们被大量的信息淹没,而审查机构甚至都没有去阻挡信息的打算,反而忙于散布错误的信息,或是用不重要的事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你现在住在墨西哥的一个偏僻小镇,有一部智能手机,光是看维基百科、TED演讲、免费在线课程,就可以花掉大把的时间。一方面,现在没有任何政府有能力隐藏它们不喜欢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现在如果想用各种互相矛盾的报道、无关紧要的话题来影响大众,完全是轻而易举。
如果政治或科学看起来太复杂,我们很容易就会想转去看些可爱的猫猫狗狗、名人八卦。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不应该看重工作技能
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
除了太强调提供信息,大多数学校也过于强调让学生学习一套既有的技能,例如解微积分方程式、用C++语言写计算机程序、识别试管中的化学物质或是要外国人学着讲中文。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年的世界和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模样,所以我们也不会知道人类需要哪些特定的技能。
我们可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孩子如何用C++语言编程、学说中文,但可能到了年,人工智能比人类更会写程序,谷歌翻译应用也能让只会说“你好”的外国人,近乎完美地用普通话、粤语或客家话来交谈。
那我们该教什么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thinking)、沟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