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不言,我们不知道彼此的答案
距离上一次写文章已经过去快一年了。
人总是喜欢折腾自己。不是,是我,我总喜欢时不时的就想办法折腾自己。
好好地日子过着过着,就非想把自己的身体置在一种不舒服的状态中呆一会儿。累,疲倦,肌肉酸痛,脸部发烫,去陌生、遥远的地区,试图被雪山的温度,泠冽清凉的山风,吹的清醒点。仿佛是远离我在的城市上千上万公里,去了一个时不时没有信号的山涧河谷,就能理清自己的思路,就能想清楚自己应该剪清什么,拾起什么似的。
但其实,并不会。
小时候觉得,远方是值得向往的,于是从十八十九岁就开始向遥远的国境、边界、高山跑。见过极北漠河的积雪,路过山海关这样不明何方的站名,仰望柴河、阿尔山的漫天银河和北斗七星,在海拉尔的火车上吃喝着列车员吆喝售卖的内蒙雪糕和海拉尔啤酒。
在穿行过大小兴安岭、领略四季变换的绿皮车卧铺读了三毛《万水千山走遍》,第一次记住了有一种像“抹布”的墨西哥食物,后来去了靠近墨西哥的南加州,我知道了那是裹满鳄梨酱的玉米卷饼,叫burrito。
去年五月,我去了一次稻城亚丁。又闻到了熟悉的滇藏的空气味道,靠近雪山,风都是清新的,清冷的。抬头望天,看到的却是永恒伫立的层叠雪山。雪山静默,无言,不知他知不知道那些在风里,时间里的所有答案。
那时我也是抱着要寻找些什么答案,想清楚些什么问题而远行的。现在,一年过去了。我想聊聊,我想过的一些事。
细数上一次接近雪山的徒步,已经快十年前,那是在虎跳峡,我们夹在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山腰间,向下俯视是翡翠绿纽带般的金沙江,如玉带,如绸缎,生生不息,亘古流淌在峡谷之间。
站在高处看,他是永恒静默的,你觉得是这两座山峰峡谷是为它敞开道路,它不用多努力多汹涌就能缓缓而过。
而去了下峡谷,你才看到,它其实是崩腾不息的,如万马崩腾,如猛虎咆哮,近距离看他,他其实没那么碧绿、清澈、平缓,他将河底黄土砂石全都翻涌卷起,是实在的浑浊。
我那时的小伙伴,站在高处时对我说:如果我明天就要死去,那就让我死在这里吧。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年轻的天真和勇敢,那时我们好像都还没见过太多世界上的好地方。
后来在看《锵锵三人行》时,看到窦文涛他们聊到,见到壮丽雄阔之景,会无意识产生一种,如果生命即将终结,那么请将我留在这里的感受。他们说,其实是你潜意识里,想将你的意识留在这里。
每次旅行,我都期待着能新感受到点什么。
十年前,关于旅行、去远方的渴望刚刚迸发出来的时候,我愿意旅行,它让我觉得我远离了一切现下的苦恼,每段旅程我都完全投入其中,我渴望是不是能从路上找到一些答案。令人失望的是,每当返程,痛苦又会袭来,原来还是要回去,原来什么都没有解决和改变。后来我知道,走更远的路,见到远方的人们,看到地球不同纬度的风景,是一种帮我找到自己,打开自己的方式。见的多一些,就会清楚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愿意身处什么位置。
旅行,不会帮助你解决什么,它只是帮我认识自己。大隐隐于世,人生的苦恼,远方解决不了。
就像成长后会发现,许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找到了一个词语,一种方式,叫做自洽。自洽,和解,成为人生之无解问题的一种最好的归宿。
如果说年是我在经历异国留学后输出旺盛的一年,那整个年我就像是得了什么内伤重创,安静藏在角落某处,不断向内,探索,修炼,厘清,自洽。
这一年,我看了好些书,一本接着一本,不停的看。看书速度实在是慢,虽然在不断看书,也不敢说自己看了许多。但看书确实是治愈之良药。在静默中,阅读,平静,思考,感悟,对我来说是这两年拉了我一把的东西。
两年前我不顾一切,来工作,来所谓的一线城市,甚至为此放弃了一段多年的感情。
回想起两年前找工作时,想到去哪个城市,是否能去一线城市,在一线城市落户,这些焦虑是那么大。那时候只觉得,这是开启成功的一项标准,去大城市,去bigname职场,在一线城市落户安家,下一代就会有更好的起点,虽然鬼知道我会不会有下一代,但那个时候就是想了这么多。
收到offer前我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我觉得我一定是无法按照我设想的道路走了。我在路上行走,手插在口袋,看着路面,我想,我该怎么办呢,我以后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等我真的拿到了offer,我毫不犹豫的来了,我又开始异地恋了。对方是一个极其依赖家庭的人,不愿离开家,远离父母。我无数次的尝试说服他,什么大城市有好的发展,未来下一代会更好,诸如此类的话。统统没用,他让我认识到有着这样一群,与我所认知的价值观、发展观完全理念不同的人。
这些人,对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空间,极具安全感,他们被高水平的自尊程度包裹着,觉得毋需去追求那些大家都说是更好的东西,呆在原地就足够好。远离他乡,远离让他们充满安全感优越感,以及高自尊程度的地方,反而令他们难受。后来我们没人愿意妥协,就分开了。
我的女性朋友们忿忿的告诉我,他不配,他的格局没有你大,他眼界没有你高。我听着笑笑,应付两句,是是。实际上,究竟是不是这个问题,我跟他到底谁对谁错,谁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这些问题,我早已思考了两年。
从我来这座南方大城市的第一天起,我就在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想,自我局限性这件事。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爱情,还是工作?后来想通了,不是哪一个更重要的事,而是自我、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他错了吗,他没有错,他只是选择了坚持自我的坚持。我错了么?前两年,我不停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妈也不停问我,女孩子年纪大,不好再找了,女孩子干嘛这么累,就在家乡城市安稳工作,享受生活,尤其家乡城市现在高速发展,不好么?好呀,当然好,这样的生活真的也很好。可是,这就不是我的自我,我过这样的生活,目前还不能自洽。我在家乡,内心也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我会不断在被窝里想,我在大城市的朋友们怎么样了,我如果之前去了,会怎么样呢。
你看,这是自我的执拗,自我的力量,更是自我的局限性,可笑的局限性。你曾把去大城市当作自我执念去追求,觉得你的追求,比小城青年留在原地要上进且充满理想。而对于他来说,其实他不在意,不想要,也觉得不重要。而对于那些本就出身在大城市的人呢,你只是为了来到他们从小生长的地方,就宁愿又放弃爱情,又远居他乡。值得么?
对他们来说,不值得。对你自己来说,又很值得。我的意思是,在自我追求这件事上,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你想要的东西,那些你觉得无比有价值,失去了、没有了就人生幻灭的事,其实永远充满着自我认识的局限性,这些东西在另一维度人的眼里,或不屑一顾,或早已唾手可得。但是这些都有什么重要的呢,只需要清晰听清楚自我内心真正期待又渴望的追求,有什么是不能为它让步的呢。
以前看詹青云在节目里说的那段话,每每听起总是泪目。她说,我在什么时候感觉到非常的遗憾,为什么我们没有更努力,彼此妥协一点,彼此永远在一起呢。是在有一天,我从超市买完东西,提着塑料袋在波士顿街头走,看到漫天的落叶飘下,就在那一瞬间我在想,为什么,我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你。这世界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放不下的,这世界,到底有哪条路有这么难走,要让我们把所有的青春,秋天,都错过呢。
这世界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放不下的,这世界到底有哪条路有这么难走,要让我们把所有的青春,秋天,都错过呢。
即使现在的我多么的自诩看开了,和解了,自洽了,看起这句话,依旧觉得无比心碎。
到底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放不下的呢?我也思考了很久,两年了,我知道了。我们放不下的始终是自我,是自己。
‘不是因为这是我们必须要克服的困难,甚至不是因为我们害怕面对爱的痛失,只是因为害怕我们自我的毁灭,以及我们现在所做一切的毁灭’,斯通纳在放弃爱情的时候说道。
《斯通纳》中这样描述他的一生,即使没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这是我读完《斯通纳》更加理解的事物。关于自我的事。
《斯通纳》扉页上写着这样的简述,
斯通纳想当一名教师,他当了教师。
但他知道,他永远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
追求自我理想,何不就是冷漠的过程。远离贫困的家乡土地,亲情可以让步。放弃爱情,爱情可以让步。大家都去参战保家卫国,斯通纳为了保住得之不易的城市工作和理想生活,人云亦云、大势所趋亦可以为他的自我追求让步。
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和无关紧要的攻击性消遣。
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
他没有完美的生活,他或许冷漠,或许懦弱,但他也算是一路坚持过,拥有过完整的自己。
这种‘自我’观念,在这一年,使我大受震撼。我曾一直觉得,自我是可以被牺牲的。为了你爱的人,为了更重要的事,自我追求,怎么就不能妥协,牺牲,变一变呢?‘自我’可以被牺牲,但牺牲就有代价,承受代价,想要不难受,不痛苦,便要自洽。
回到那句话,自洽,和解,是人类想出的人生无解问题的一种最好的归宿。我通篇陈述的,关于自我追求才是最重要的事的话,何尝又不是一种,我尝试找出的,让自己放下,和解的自洽呢。加缪在《局外人》里写,到头来,人什么都能够习惯。
我好像快三十岁了。七月是29岁生日,然后就正式步入三十了。很多时候,觉得我明明才25岁,可是时间不管这些,它不会等待你长大,它尽情地流逝。这一年,我总说是我觉醒的一年。
我和解了许多许多从青春期带来的不解、疑惑,我自洽了关于自我追求和自我感受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回想过去十多年,从十五岁就开始的那些对生活的反复追问与愤怒,今天好像都开始慢慢放下,有了答案。坦然接受,面向更自如的成年人的未来。
我想,自我的超越性,第一阶段,便是超越对自我的固有认知,从原生家庭解脱,拥有足够强大的自我意识,不再被影响。认识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超越性是,不把自我的任何期望或价值寄托在别的人事物上,你要自己定义自己,你要让你的未来定义你自己,而不是让过去。开始这样认为之后,我发现,我开始感受到一种自由。是的,自由,那种感受是,你会感受到别人对你的影响,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任何决策,专注于自我需求;个人评价,只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
第二阶段是过简单的生活,做难的工作,在知识上专业上,进一步超越,这就当作下一个五年,十年要做的事吧。
常看梁永安,戴建业,都是很通透的人,梁永安说,人最怕的是过一种,世俗看起来很幸福,但是内心很空洞的生活,然后埋藏着很多的不甘心。
不是女人要追求自我价值,是男人,女人,都要追求自我价值。不是女人要温柔,男人要勇敢,是女人和男人都要温柔和勇敢。
未来,书还是要继续读,工作还是要继续努力进步,用心做的更好。唯愿家中父母身体健康无恙,弟弟未来无限希望。
亚丁稻城的徒步,是我走过最艰难和苦累的一段路。一路喘息,信念支撑着我们抵达目的地,其实目的地也只是一片狭小湖泊,比它壮丽绝美的景色多之又多。
下山路上,看见来时所见的两座远山还在那里。落日给其中一座,披上了金黄,山顶白雪反射出闪闪的金光。而另一座山,在他身后,被挡住阳光,还是原来的颜色,灰色山体,山尖白雪。我看着这两座远山,在想,这座阴影之下的雪山,会羡慕身披金光的那一刻么,还是心甘情愿,只要能与另一座比肩站立便好?
远山不言,我们互相不知道彼此的答案。路上的答案,我们都要靠自己寻找。
青豆作
.4.16
青豆豆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