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高粱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全球高粱种植面积、产量、产区等数据,立足于国内,从高粱面积和产量、进出口、生产区域分布以及市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粱产业发展情况,为从事高粱全产业链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报告核心观点
1.据FAO统计,年全球高粱种植面积为.73万亩,产量为.59万吨——分别较年增长了2.67%和2%,单位面积产量为97.23公斤/亩,较年下降了0.31%;从长期趋势来看,年至今,全球高粱种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均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从产区分布来看,全球高粱种植面积、总产量相对较多的国家/地区主要为苏丹、印度、尼日利亚、尼日尔、美国、布吉纳法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墨西哥、乍得、巴西、中国等。
2.年,中国高粱种植面积为.5万亩,相比年,增长了6.35%;产量为.4万吨,同比增长5.5%;单位面积产量为.53公斤/亩,同比减少0.78%。年至今,由于国内高粱消费需求增加,高粱种植面积和产量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从对外贸易来看,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粱出口均价远高于进口均价,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均远大于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年我国高粱进口量比出口量多出.28万吨,是出口量的.67倍。
3.细分产区来看,我国高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的温带地区。年西部地区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4%,产量占比全国的55.3%;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占比20.7%,产量占比24.2%。省份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贵州等产区,这三个省份高粱总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从市场情况来看,消费结构以酿造和饲用为主,其中,酿造比重为80%,饲用比重为5%,酿造领域又以酿酒为主——年以来,我国白酒、饲料领域市场规模均整体呈正增长态势,年,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营业额已达亿元,饲料总产量已达万吨。
前言
高粱,又称红粮、蜀黍,古称蜀秫。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雄蕊3枚,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离,柱头帚状。颖果两面平凸,淡红色至红棕色,熟时宽2.5~3毫米,花果期为6~9月。其起源于非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与谷子、黍稷、大豆构建了中国农耕文化的旱作生态农业体系。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粮食作物,全球种植面积超过6亿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区。高粱在我国有年的栽培历史,特别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是重要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贵州、黑龙江、辽宁、山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粱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耐高温等抗逆特性,属于C4作物,光合效率高,生物产量高,可在干旱、盐碱和瘠薄的边际土地上种植,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粮饲作物和能源植物。同时,高粱的用途广泛,可食用、饲用、酿造用、生物能源用、化工材料用等,其中最主要的两大用途为食用(含酿酒)和饲用。
1.全球高粱产业现状
1.1.种植面积及产量
从全球范围看,高粱种植面积、产量相对较多的国家/地区依次为苏丹、印度、尼日利亚、尼日尔、美国、布吉纳法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墨西哥、乍得、巴西、中国等。根据FAO数据显示,年全球高粱种植面积为.73万亩,同比年(.64万亩)增长了.09万亩,增幅约2.67%;年全球高粱产量为.59万吨,同比年(.28万吨)增长了.31万吨,增幅约2%。
图表1:全球高粱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FAO制图:农小蜂)
年,全球高粱种植面积位列第一的国家/地区为苏丹,面积为.41万亩,占全球高粱总种植面积的14.39%;第二为印度,面积为.59万亩,占比13.67%;第三为尼日利亚,面积为.01万亩,占比12.87%;中国以.05万亩位列全球14,在全球比重约1.58%。全球高粱产量位列第一的地区/国家为美国,产量为.36万吨,占全球高粱总产量的16.13%;第二为尼日利亚,产量为.2万吨,占比10.84%;第三为埃塞俄比亚,产量为.8万吨,占比8.62%;中国以万吨位列全球第六,在全球比重约5.06%。
图表2:年全球高粱主产国家/地区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名对比
(数据来源:FAO制图:农小蜂)
1.2.单位面积产量
年,全球高粱单位面积产量从年的89.74公斤/亩波动增长至97.23公斤/亩,增长了7.5公斤/亩,增幅为8.35%。期间,年全球高粱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最高,为.72公斤/亩,较年的97.23公斤/亩高出8.49公斤/亩。
图表3:全球高粱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FAO制图:农小蜂)
2.中国高粱生产数据分析
2.1.种植面积及产量
年~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的主要用途逐步从食用转变为酿造原料,中国高粱种植面积也由.4万亩波动下降至.35万亩。但近年来,在中国酒业的拉动下,高粱种植迅猛发展。中国高粱种植面积由年的谷值(.35万亩)波动增长至年的.5万亩,6年间增长了.15万亩,增幅为58.86%,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01%;产量也从年的.3万吨,增长至年的.4万吨,增量达93.1万吨,增幅为42.26%,年均复合增长率约6.05%。预计未来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和产量仍将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年高粱种植面积约.7万亩,产量约达.36万吨。
图表4:中国高粱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2.2.单位面积产量
年中国高粱单位面积产量为.53公斤/亩,较年减少了2.43公斤/亩,降幅为0.78%。长期来看,年~年单位面积产量从.01公斤/亩波动增长至.53公斤/亩,10年间增长了31.52公斤/亩,增幅约11.34%。
图表5:中国高粱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分地区来看,年,东北地区高粱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最高,为.01公斤/亩,较全国平均水平(.96公斤/亩)高出52.05公斤/亩;西部地区单位面积产量为.23公斤/亩,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27公斤/亩;东部地区单位面积产量为.82公斤/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43.14公斤/亩;中部地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9公斤/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61.77公斤/亩。
图表6:年中国各地区高粱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分省域来看,全国主要有新疆、江西等24个省域大面积种植生产高粱。年共有新疆、江苏、吉林、内蒙古、安徽、四川、黑龙江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粱单位面积产量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新疆以.61公斤/亩居全国首位,其次为江苏.45公斤/亩,然后是吉林.49公斤/亩,其余省域年高粱单位面积产量在76.92~.33公斤/亩之间不等。
图表7:年中国各省域高粱单位面积产量对比(单位:公斤/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2.3.中国高粱贸易情况分析
2.3.1.进口
2.3.1.1.进口量及进口金额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高粱相关进口商品名称为“种用食用高粱”、“其他食用高粱”。~年,随着国内高粱种植面积、产量的双向增长且供应充足,中国高粱相关商品进口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年疫情突发,加之进口配额政策和国内外粮价倒挂等因素影响,国内高粱收购价格较高,大多数高粱饲料加工企业选择进口高粱作为原料,中国高粱相关商品进口规模再次回升。年,中国高粱相关商品进口量达.64万吨,同比增长.06%;进口金额为.96千万美元,同比增长.53%,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为近五年进口量新高。
图表8:中国高粱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年1~7月,已累计进口高粱相关商品.15万吨、价值.40千万美元,分别占年总进口量、总进口金额的77.97%、89.25%。
2.3.1.2.主要进口来源地
年,中国高粱主要进口来源地按进口量及进口金额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美国(.7万吨,.31千万美元)、阿根廷(.86万吨,57.45千万美元)、澳大利亚(.5万吨,33.09千万美元)、缅甸(0.58万吨,0.11千万美元)。
图表9:年中国高粱进口来源地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2.3.1.3.主要进口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高粱进口地区集中度相对较高,年,主要进口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进口量及进口金额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福建省(.46万吨,.29千万美元)、广东省(.84万吨,69.68千万美元)、北京市(.71万吨,59.51千万美元)、上海市(80.01万吨,24.72千万美元)——以上四个省/市高粱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合计分别占全国高粱总进口量及进口金额的93.77%、93.81%。
图表10:年我国高粱主要进口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2.3.2.出口
2.3.2.1.出口量及出口金额
我国高粱出口较少,主要出口的商品名称为“种用食用高粱”、“其他食用高粱”。其中,历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最大的商品名称为“其他食用高粱”。年以来,全国高粱出口规模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出口量达0.36万吨,同比减少82.85%;出口金额为0.3千万美元,同比减少68.07%。
图表11:中国高粱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年1~7月,中国高粱累计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分别为0.26万吨、0.21千万美元,分别占年总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的72.22%、70%。
2.3.2.2.主要出口销往地
年,中国高粱主要出口销往地Top10按出口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中国台湾(.73吨)、韩国(.83吨)、日本(.01吨)、智利(75吨)、中国香港(28.8吨)、巴拿马(22.64吨)、马来西亚(21.43吨)、美国(16.57吨)、加拿大(15.1吨)、澳大利亚(9.2吨);按出口金额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韩国(.84万美元)、中国台湾(92.9万美元)、日本(19.71万美元)、智利(6.34万美元)、巴拿马(3.37万美元)、马来西亚(2.72万美元)、美国(2.66万美元)、加拿大(2.44万美元)、澳大利亚(1.44万美元)、中国香港(1.11万美元)。
图表12:年中国高粱主要出口销往地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2.3.2.3.主要出口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高粱出口地区集中度也相对较高,年,中国高粱主要出口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出口量及出口金额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辽宁省(.42吨,.02万美元)、山东省(吨,75.49万美元)、天津市(.14吨,55.72万美元)、河北省(90.08吨,7.9万美元)——以上四个省/市高粱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合计分别占全国高粱总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的96.88%、95.99%%。
图表13:年我国高粱主要出口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2.3.3.进出口对比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粱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均大于出口量及出口金额,且差距逐年拉大。年我国高粱进口量比出口量多出.28万吨,是出口量的.67倍;进口金额比出口金额多出.66千万美元,是出口金额的9.87倍。
图表14:年中国高粱进出口规模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从进出口均价来看,近年来,我国历年出口均价进口均价。特别是年以后出口均价是进口均价的2倍以上。
图表15:中国高粱进出口均价变化趋势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2.4.种植企业分析
企查查数据显示,年以来,全国高粱种植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整体呈正增长态势。截至年8月,我国共有约1.8万家(家)高粱种植相关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黑龙江、河北、贵州位列前三。
图表16:截止年8月中国高粱种植企业数量top12省份
(数据来源:企查查制图:农小蜂)
数据显示,~年,高粱种植相关企业的新注册量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年注册量出现大幅上涨趋势,共注册了家,同比增长37.32%;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高粱种植相关企业的新注册量下降至家,降幅约27.31%;年1~8月高粱种植相关企业的新注册量累计有家,约是年新注册企业总量的1/4,约是峰值年份(年)的18.23%。
图表17:高粱种植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
(数据来源:企查查制图:农小蜂)
3.中国高粱产区分析
我国高粱产区分布集中,近年来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的温带地区。年西部地区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4%,产量占比全国的55.3%;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占比20.7%,产量占比24.2%。
3.1.全国高粱生产规模对比
说明:因各细分产区年相关数据暂未发布,故后文基于同质可比的原则,所使用数据对应时间以年为主。
年,内蒙古、山西、贵州高粱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其中内蒙古种植面积最大,为万亩,占全国高粱总种植面积(.05万亩)的23.63%;山西以.4万亩居其次,占比13.8%;贵州以.55万亩排名第三,占比13.18%——这三个省份高粱种植面积合计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种植面积超50万亩的另有吉林、四川、辽宁三个地区——这三个省份合计占全国总面积的25.62%。
图表18:~年中国各省高粱种植面积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内蒙古高粱产量也在全国遥遥领先,年产量为90.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万吨)的30.04%;第二为吉林,产量为39.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4%;山西排名第三,产量为31.8万吨,占比10.7%;第四、第五依次为四川、贵州。
图表19:~年中国各省高粱产量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3.2.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的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河套地区位于40°15′~41°18′N,°20′~°19′E,总面积约为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高粱是内蒙古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内蒙古高粱育种研究始于年,至今已有65年的发展历史,先后育成高粱品种50余个。年内蒙古高粱种植面积为万亩,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占全国高粱种植面积的23.63%;产量为90.3万吨,在全国比重约30.04%。从细分产区来看,内蒙古高粱主要分布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内蒙古中东部地区。
3.3.面积第二、产量第三的山西省
山西是种植高粱的大省,种植面积常年占全国的10%以上。山西省作为高粱种植的主要区域,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高粱的种植面积在~万亩,95%以上的高粱用于酿造业。
山西省的高粱生产经历了四个阶段:~年的恢复期,从.77万亩,增加到.05万亩,总产量也从29.98万吨,增加到36.14万吨,在这个时期,山西省主要播种的高粱品种是传统的地方品种。~年的稳定期,这个时期,山西省高粱的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年的陡然下降期,这段时期部分农民开始走出农村,进入城市,造成短时间内大量耕地面积荒废,且留守的村民也选择产量高且效益好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使得高粱种植面积进一步下降。至今的徘徊发展期。从年起,山西省高粱的种植面积一直在~万亩之间徘徊,生产则全部采用中矮杆耐密型品种。当前,山西省的高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产量也比较稳定。
山西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年山西省高粱产量最高达到95.94万吨,其后,波动减少至年的5.07万吨,减少了90.87万吨,降幅为94.71%。~年山西省高粱产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5.07万吨波动增长至31.8万吨,增长了26.73万吨,增幅为.22%。
图表20:山西省高粱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山西省年统计年鉴制图:农小蜂)
3.4.面积第四、产量第二的吉林省
吉林省的高粱面积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按照高粱栽培区域划分,属于春播早熟区,生产的高粱主要是用于酿造工业的粒用高粱,均为杂交高粱,另外,有少部分帚用高粱。
据统计:吉林省现有耕地面积.3万公顷,其中高粱种植面积10~13.3万公顷,高粱种植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2.2%左右,继玉米、大豆、水稻之后成为吉林省第四大粮食作物。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中、西部松原的前郭、长岭、乾安、白城等地区。
吉林省的高粱是以红色的粒用高粱为主,年产量80%供应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杏花村等酒业集团;15%通过天津港用于出口;5%本地消化。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吉林省的西部扶余县三井子镇成为全国主要的高粱贸易中心之一。
吉林省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年以来,高粱种植面积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由于高粱种植收益低于其他粮食作物,大部分地区的高粱地改种收益相对较大的农作物。
图表21:吉林省高粱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吉林省年统计年鉴制图:农小蜂)
4.高粱产业市场分析
4.1.高粱市场供应分析
4.1.1.国产高粱市场供应情况分析
~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01%,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6.05%。排除恶劣天气情况,预计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约为.69万亩,高粱产量约为.36万吨。
图表22:年中国高粱种植面积/产量预估
(数据来源:农小蜂智库制图:农小蜂)
年以“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政策为主导,确保粮食安全,引导对口粮、玉米、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种植,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杂粮的种植面积被挤压,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在一定程度是意味着高粱产量增幅也会逐渐放缓。
图表23:年部分地区高粱种植情况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制图:农小蜂)
4.1.2.进口高粱供应情况
随着我国酿酒产业蓬勃发展,高粱作为原材料,加之受国内农业结构调整和恶劣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高粱减产,高粱收购价上升,年以后我国高粱进口量逐年攀升。
图表24:中国高粱进口量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制图:农小蜂)
在酒业的带动下,粱市场销售情况也随之涨船。今年1,天茅台酒的终端限价由元/瓶上涨到元/瓶,52度五粮液从元/瓶上调9元/瓶,上半年各酒企也纷纷上调了终端销售价格。作为产酒的主要原料,粱在年后价格也快速上涨。
年,全国高粱均价约在元/吨,国产高粱和进口高粱的价格差为.34元/吨。
图表25:中国高粱进口均价与国内高粱均价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华粮网制图:农小蜂)
4.2.需求市场分析
高粱行业上游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产业,下游消费用途涉及传统酿造业、饲料加工业、再生能源产业、保健食品等领域。
高粱消费用途多样、以酿造为主。高梁富含多酚、粗纤维、烟酸、生物素等营养成分。高粱加工用途广泛,加工用量占比高达85%以上,加工类型主要有:一是酿造,其中80%为酿造白酒,20%用于酿造食醋;二是饲料,进口高粱80%用于饲料,利用甜高粱秸秆加工青贮饲料也是发展趋势;三是食用,主要是高粱面包、高粱甜点、高粱膨化食品等;四是深加工,主要是提取淀粉、色素,制糖、蜡粉等;五是工艺品,利用帚用高粱秸秆编织笤帚以及工艺品在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为特色产业。
图表26:高粱产业链
(来源:公开资料制图:农小蜂)
4.2.1.高粱用途
4.2.1.1.酿造
我国用高粱酿酒、酿醋的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受到了人们的肯定,比较有名的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名酒所采用的酿造原料都是高粱,而以高粱作为原料酿造白酒的企业占到了酒业的80%左右。在酿酒业中,高粱的出酒率高、味道醇香,远胜于其他原料所酿造的白酒。并且高粱籽粒中含有单宁,由于其在发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且赋予白酒中所特有的香味,也正是如此,高粱成为了白酒的主要酿造原料。高粱不仅可以用于酿造业,而帚用高粱则是炊帚的主要原料。甜高粱则是饲料的主要原料,而能源型高粱则可用来加工酒精。
4.2.1.2.饲料
在美国、墨西哥、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高粱也是一种重要的动物饲料。优质高粱的饲料营养价值与玉米一样高。通过碾磨、压碎、蒸汽处理、蒸汽压片、膨化和挤压等加工,高粱的饲料价值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工过的高粱被用来饲喂肉牛、奶牛、蛋鸡、家禽和猪,或者制成宠物食品。
4.2.1.3.食用
在世界许多地区,高粱被用于很多传统食品的制作,麦片粥、高粱饼(未经发酵的面包)、曲奇饼干、糕点、蒸粗麦粉和高粱芽酒都是用这种全能谷物制作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杂粮的摄入,高粱作为杂粮,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摄入一定的杂粮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这个养身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庭将高粱再次回归到了餐桌。在过去,高粱籽粒就是人们的食物,东北地区以高粱米为主要食物,并且做成了各种面食、糕点等,随着人们对于高粱的再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