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青少年有这七个习惯寒假只养成一个

<

檩子:寒假开始了,最近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不少学习与拓展资源。

也不能光学习,寒假里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从生活小事到思维方式,培养各种好习惯,在做人、做事上有所提升。

不过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比较麻烦,因为孩子们不喜欢大人的说教、唠叨,尤其是十几岁的大孩子。

怎么办?老规矩,让阅读来帮忙。这本书,快给孩子读,早读、早好!就是这本...全球卖了超过万册。

这本书是有“爸爸”的,就是这本著名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这一本,销量过亿册,被翻译成28种语言出版。我当年读过,估计不少花友也读过。作者是史蒂芬·柯维(StephenRichardsCovey)。而《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正是由他儿子肖恩·柯维撰写“青少年版”,不少花友说当年读后都受益匪浅。

哈密瓜:

这本书是一个阿姨送给我的,我记得当时她说:“如果我二十年前看过这本书,今天我一定能够更加成功。”其实以前这类的励志书我还是看过很多的,但大都感觉没有什么用,书中都是一些大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然而,刚一看这本书时,我就发现了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书中没有大道理式的空话,相反,书中充满了聪明的点子和令人惊异的人生经历,细细品味这些经历,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什么时候也发生在自己身上过,不同的是处理的方式罢了。

这本书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感触很大。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在我之后看的同类书中都有体现。每一章最后的幼童学步都会教你如何去实践每一个习惯。看完书,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就对了!

《杰出青少年》可能是因为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缘故,将《高效能》里看似高深的理论转换成了平实的语言和简单具体的行动指南。这七个习惯是:

习惯一:积极处世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习惯四:双赢的想法

习惯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习惯六:协作增效

习惯七: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自己读下来,感觉这本书是把孩子当“预备成人”看,一点都不“孩子气”,真正在教孩子做人做事,尤其是养成有效的“思维定势”。

如果有时间,还是让孩子一章章读下来为好。如果没时间,知道一些“梗概”,也是好的。

今天,就把书中提到的7大习惯的概要部分,跟大家分享。

本文由小花生摘选编辑而成,转载须获授权

习惯一

积极处事,把握主动权

习惯一“积极处世”,是养成所有其他习惯的关键,所以它排在第一位。

它的意思是:“我有力量。我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能选择自己的态度。我对于自己的快乐和不幸负责。我驾驭自己的命运之车,而不只是一名乘客。”

主动选择vs被动反应

每天你和我都有上百个机会来选择是积极处世还是被动反应。任何一天中,当天气很糟、你学习、工作不顺、你妹妹偷偷拿走了你的东西、你在学校选举中失败了、你的朋友在背后议论你、有人骂了你、你父母不答应你的要求、你考试成绩不好……你会怎么做?

对于这些日常事件,你的习惯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你可以自己选择。

被动反应的人依自己的冲动作出反应。他们就像一罐汽水,如果生活把他们摇晃了一下,就会产生压力,他们就会突然爆发。

积极处世的人依价值观作出选择,他们先想后做。他们明白他们无法控制遇到的每件事,但他们可以控制自己对于这些事的反应。

不像那些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被动的人,主动的人就像水。随便你怎么摇晃,打开盖——什么也不会发生。没有嘶嘶声,没有气泡,没有压力。他们冷静、镇定,能控制自己。

被动反应和主动选择的语言差别

事实是,我们无法控制遇到的每件事

画两个圆圈。内圈是我们的控制圈,它包括我们能控制的,例如我们自己、我们的态度、我们的选择、我们对所遭遇事情的反应。控制圈以外的是无法控制的范围,包括成千上万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

如果我们耗费时间和精力去为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烦恼,那会怎样?想想看!我们会觉得自己更加失去控制,就好像自己成了牺牲品似的。

积极处世意味着两件事。

首先,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其次,抱着“能做到”的态度。“能做到”与“做不到”可大有区别。

在做出反应之前,先按下暂停键

有时生活节奏进行得如此之快,我们的瞬间反应全是出于习惯。如果你学会了按暂停键、控制自己、仔细考虑你想要如何反应,那么你就会作出更聪明的决定。

当你的生活处于暂停时,打开你的工具箱,使用人类的四个工具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这些工具是: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和意志力。你可以把它们叫作你的力量工具。

习惯二: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也就是说,清楚地构想自己将来想要怎样的生活。这意味着你要决定自己的价值观并确立目标。

习惯一说,你是自己生活的司机,而不是乘客。习惯二说,既然你是司机,你就要决定自己的目的地,并且勾画出通往目的地的路线图。

不用纠结目标的细节,先确定方向

你可能在想: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目标,我不知道自己长大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所说的“先定目标后有行动”并不是说,要决定未来的所有细节。我只是说,要让眼光超越今天,决定你希望自己的生活向哪个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你所迈出的每一步始终都是沿着正确的方向。

如果你自己不做展望,别人就会替你做。

你也许要问:“谁会这样做呢?”

也许是你的朋友、父母,或者是媒体。你希望由朋友告诉你,你应该有什么主张吗?你的父母也许很不错,但你希望他们为你勾画人生的蓝图吗?你想接受肥皂剧、杂志和电影中宣扬的价值观吗?“随便到哪儿,就哪儿都到不了。”

通用电气集团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杰克·韦尔奇(JackWelch)也说过:“把握你自己的命运,不然别人就要来把握。”

写下你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

确定目标是如此重要,那我们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发现,最佳方法就是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个人使命宣言就像是阐述生活意义的个人信条或备忘录,它就像是你的人生蓝图。

我在下面列举了三种帮你撰写自己的使命宣言的简单方法。这些只是建议,所以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寻找自己的独特方法。

方法1:搜集名言

在纸上写下你钟爱的1~5条名言,然后,将这些名言概括起来就是你的使命宣言。

方法2:随想随写

在15分钟里快速写下你的使命,不要担心自己写下了什么,只需一路写下去,不要停笔,把你的所有想法都写下来。然后再花15分钟时间修改和整理,让你随想随写的东西言之成理。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你可以改写、增加内容、详细阐述…

方法3:静思

抽出一段空闲时间,比如整个下午,到你喜欢,而且能独处的地方去。深刻思考你的人生,以及你想怎样度过这一生。

青少年在撰写使命宣言时犯下的一个大错就是:他们花了过多的时间考虑如何让宣言完美无瑕,以至根本就没有动笔。如果你先写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草稿,然后再做修改,那要好得多。

分解目标的5个关键

一旦你确定了自己的使命,你就会想确立目标。目标比使命宣言更具体,能帮你把任务分解。以下是确立目标的五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考虑代价

例如,要求你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数学和语法,减少和朋友玩耍的时间,你有时还要熬夜。如果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你也许就不能再看电视,也不能再看你喜欢的杂志了。

第二个关键:落实到文字

有人说:“如果不落实到文字,目标就只是个愿望。”没有什么可讨价还价的,落实到文字的目标其效力要大上10倍。

第三个关键:做就是了!

我看过一个关于科尔特斯远征墨西哥的故事。在大陆上,他做了其他带队远征的人想都没想过的事:把船只付之一炬。科尔特斯阻断了所有退路,从而让所有人和他自己一心一意投入了这次行动,不成功便成仁。

第四个关键:利用重大时刻

学会借助关键时刻的力量,确立目标,并且在你有心情的时候下定决心。同时也要记住,这种心情终将消失。在你不情愿的时候仍然要坚持下来,这才是对你勇气的真正考验。

第五个关键:借助他人的帮助

如果你用绳索做串连,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你在生活中的成就会大得多。

登山的时候,队员们“用绳索串连了起来”,也就是在攀登的过程中用绳索绑在一起,如果有人失足滑落,绳子可以救命。

习惯三: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也就是说,你要确定优先次序,然后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样就能把最要紧的事情最先完成,而不是拖到最后。

时间管理四象限

想向你展示一种模式,名叫“时间象限”,它能帮助你收纳更多的东西(尤其是重要的东西),它是由两种主要因素构成的:“重要”和“紧迫”。

重要——你最重要的事情,你的当务之急,帮助你完成使命和实现目标的活动。

紧迫——紧急的事情,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马上予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